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linux 实践2.2 编译模块
阅读量:695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90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1、  理解模块原理

linux模块是一些可以作为独立程序来编译的函数和数据类型的集合。之所以提供模块机制,是因为Linux本身是一个单内核。单内核由于所有内容都集成在一起,效率很高,但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相对较差,模块机制可弥补这一缺陷。

Linux模块可以通过静态或动态的方法加载到内核空间,静态加载是指在内核启动过程中加载;动态加载是指在内核运行的过程中随时加载。

一个模块被加载到内核中时,就成为内核代码的一部分。模块加载入系统时,系统修改内核中的符号表,将新加载的模块提供的资源和符号添加到内核符号表中,以便模块间的通信。

2、编写模块代码

模块构造函数:执行insmod或modprobe指令加载内核模块时会调用的初始化函数。函数原型必须是module_init(),括号内是函数指针

模块析构函数:执行rmmod指令卸载模块时调用的函数。函数原型是module_exit()

模块许可声明:函数原型是MODULE_LICENSE(),告诉内核该程序使用的许可证,不然在加载时它会提示该模块污染内核。一般会写GPL。

 

头文件module.h,必须包含此文件;

头文件kernel.h,包含常用的内核函数;

头文件init.h包含宏_init和_exit,允许释放内核占用的内存。

 

写一个简单的代码,用来向内核输出一段文字。

 

 

3、编译模块

接下来写Makefile。

 

框一要写自己上面那个代码的名字

框二要写自己/usr/src路径下内核的名字

解释一下make命令:

make -C $(LINUX_KERNEL_PATH) 指明跳转到内核源码目录下读取那里的Makefile

M=$(CURRENT_PATH) 表明返回到当前目录继续执行当前的Makefile。

 

这是make之后的效果

 

4、加载模块

sudo insmod 1.ko

 

 

5、测试模块

Dmesg:看内核信息

 

 

6、卸载模块

sudo rmmod 1

这时用dmesg看内核信息,就会看到写在module_exit()中的输出。

 

 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haikong/p/5516506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多媒体开发之---h264 server rtsp
查看>>
嵌入式开发之davinci--- 8168 电源调试总结
查看>>
图像处理之基础---频域分析
查看>>
线性回归、逻辑回归算法解析,特征选择,交叉验证,sparkmllib
查看>>
Caused by: android.system.ErrnoException: open failed: ENOENT (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)
查看>>
《发现你的销售力量》读书笔记
查看>>
隐藏原生html5 video controls
查看>>
[论文笔记] Optimizing the live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 by CPU scheduling (JoNCA, 2011)
查看>>
Cool Personal Website
查看>>
Key Task bfs()找到最优值
查看>>
C#委托学习
查看>>
HTML
查看>>
scala学习手记24 - 多参数函数值
查看>>
iOS 获取本地视频的缩略图
查看>>
poj 2485 Highways
查看>>
前端路由的简单使用
查看>>
OD使用教程4 - 调试篇04|解密系列
查看>>
浏览器缓存
查看>>
css中的一些兼容问题
查看>>
mysql 架构 ~ 异地多活
查看>>